新聞資訊 news
我國人造板企業創新大有可為
2016-01-21
人造板是創新的產物,回顧它的誕生和發展,創新是其源泉;展望它輝煌的未來,創新是其保證。技術創新在人造板領域里大有可為。
人造板的誕生
人造板既保留了天然木質纖維的特點,又汲取了化學樹脂的優點,從它誕生的一天起,就顯示出了作為一個跨行業“雜交”的創新品種的強大而旺盛的生命力。
膠合板的出現,使木板變薄,節省了材料,各層單板縱橫交錯粘合,解決了木材的各向異性問題。纖維板和刨花板的誕生,對木材原料進行了重組。不管原料的外形和樹種如何,一律制成纖維或刨花,然后再用化學樹脂粘接,賦予其新的性能,大大提高了板材的綜合使用性能。它們表面光潔,和膠合板一樣可以飾面,但厚度范圍卻大了。它們保留了膠合板的優點,但對原料要求卻放寬了,不需要大直徑的原木,對樹種的要求基本上沒有限制。纖維板和刨花板可以充分利用“次、小、薪材”制板,大大提高了木材利用率。人造板是人類利用木材的一大創新,人造板的優良性能也帶來了家具制造的創新。一般榫、卯結合的框式家具被以金屬件聯接的板式家具所取代,既便于機械化生產,又壓縮了運輸體積。
高密度纖維板的誕生,為強化木地板提供了基材。地板及家具制造,大大提升了人造板的經濟價值。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出現了密集的家具和地板廠,不但吸收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同時形成了產值達十億至百億元的城鎮,對縮小城鄉差距、發展國民經濟貢獻巨大。
人造板創新的展望
展望未來,人造板創新大有可為:
(1)原料創新
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生產人造板,逐步擴展到竹子和各種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生產非木質人造板。這一變化對解決我國木材原料供應緊缺有著深遠意義。我國竹林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前列,竹林面積達520萬公頃,被稱為第二森林。由于竹材的特殊物理力學性能,竹地板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出口量已占產量的60%;結構用竹木復合單板層積材前途看好。
我國蔗渣集中在糖廠,不用另行收集、運輸,因此節省了費用。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豐富,每年約有7億噸,大部分沒有得到很好利用而蔗渣和農作物秸稈的化學成份與木材接近,適于用來制造非單板型人造板。用蔗渣來生產創花板和纖維板都比較順利,蔗渣纖維板外觀潔白細膩受到市場青睞;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的秸稈板發展雖然一波三折,但還是有廠家在堅持生產。
(2)制造工藝創新
人造板問世以來,其制造工藝就不斷創新。膠合板適用樹種不斷擴大,表板改薄和厚芯都大大節省了優質木材;纖維板從濕法生產到干法生產,大大減少了水污染;從普通刨花板到定向刨花板,使刨花板可作結構材使用。為了優質節能和降耗,一次次的創新,煥發出人造板產品的活力。
創新永無止境,創新需要打破常規。人造板創新需要跨行業的知識,不但需要木材加工專業的知識,一定程度上吸收或借鑒了其他專業的知識和創新成果。
從化工專業來觀察人造板的制造工藝,可以發現很多工藝過程與化工工藝過程相似。纖維板或刨花板的纖維或刨花的輸送、干燥和分離,多用氣流輸送、氣流干燥和旋風分離。如果借鑒化工的多相流理論與實驗設備進行分析,應當能找出其優缺點而加以改進并創新。筆者認為,干燥是一個傳質和傳熱并存的過程,要提高效率,除了提高濃度差(含水率)與溫差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傳質和傳熱系數。高風溫比低風溫干燥效率高。但為防止已施膠的纖維在干燥過程中預固化,通常只好采用低風溫。
據計算,采用130攝氏度低溫干燥比165攝氏度干燥,熱能消耗增加20%,動力消耗增加50%。氣流干燥的缺點,是氣體與纖維并流,兩者濃度差與溫差隨著時間變化而不斷下降。而沸騰干燥,纖維在氣流中“沸騰”,傳質和傳熱系數較高,即使低溫可下降。從而達到既節省熱能又降低動力消耗的目的。借用化工過程中常用的沸騰干燥以減少消耗和投資,降低膠耗并提高纖維回收率是一項誘人的創新課題。又如廢纖維、樹皮及木質粉塵,用作人造板熱能中心的燃料,通常認為很合理。但如果通過干燥過程創新,省下木質燃料,用來制造木塑復合材料,則其經濟價值將更高。這像糖廠一樣,過去以為蔗渣造紙或制成蔗渣纖維板或刨花板,經濟價值更高。于是在節能基礎上,以煤代渣,大大改善了糖廠經濟效益。纖維質的材料就該用于其他材料不能替代的地方,而燃燒發熱并未發揮其所長,因而并非最佳利用方式。
?。?)膠粘劑創新
品種創新人造板現在所用膠粘劑存在著種種缺點。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及酚醛樹脂雖然其壓制的板材無毒,但是它們在制造及使用過程中,會散發出揮發性有毒氣體;脲醛樹脂在制造、使用及壓制成板后均會釋放一定的有害性氣體,它們均采用不可再生的化學原料。今后有可能應該向可再生的、無害的生物質膠粘劑發展。
制造工藝創新脲醛樹脂是用量最大的人造板膠粘劑,雖然大家都使用同樣的原料——脲素和甲醛,可是做出來的樹脂性能差別甚大。如何以最小的用量達到最好的膠粘效果,如何在保證人造板性能指標條件下,使甲醛釋放量降低,在這些方面的研究永無止境。樹脂制式、參數控制及制造工藝方面,研究課題很多,需要有識之士去攻關創新,以實現環保、優質和低耗。
膠粘劑助劑創新為降低甲醛釋放量或增加阻燃效果或改善防潮性能,膠粘劑也面臨著種種改革與創新的要求。
思想策略和管理創新
我國人造板工業的發展,不僅要應對國外的技術壁壘,還要面對國內已經出現的原料、人才和市場的爭奪。各種人造板產品正從大批量無差異化營銷,逐步轉向生產不同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要與愛好,而其基礎就是產品及其性能的創新。通過創新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品牌,以技術和品牌的競爭代替價格競爭,這才是正確的策略。
增強創新能力,必須兩手兼顧。發動群眾與建立專業隊伍進行專題的深入研究和開發,是相互依存的兩方面。廣大員工是企業的主人,他們熟悉企業的各個環節,知道何處需要改革。因而技術創新必須發動群眾來參與,制訂相應的獎勵政策,鼓勵大家從一點一滴著手。
同時又要建立或加強研發部門,撥出專項獎金,配備得力人員,進行市場調研,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實現全面質量管理、節能、降耗,增強企業活力。
為彌補企業研發力量的不足,開展廠校(或所)協作,也是創新必要的手段。